文章詳情
清泰水廠膜處理系統投用---杭州自來水廠將深度處理改造
日期:2025-02-05 16:46
瀏覽次數:1232
摘要:
清泰水廠膜處理系統投用---杭州自來水廠將深度處理改造:據青年時報網2014年1月20日訊 從去年12月以來的自來水異味事件,在本月16日終于找到了原因——一種名叫鄰叔丁基苯酚的化學物質導致了錢塘江水嗅味異常。雖然專家表示,在這次檢測原水樣本中,鄰叔丁基苯酚的含量極低,不會對人體產生什么影響。但對于g家中的自來水,市民們還是存在著不少疑問:“我家的水到底來自哪里?”、“從水源地到我家,我用的自來水到底經過了哪些工序?”“我家的自來水**嗎?”
帶著市民的疑問,近日記者參觀了杭州*老水廠——清泰水廠,這家是杭州歷史*悠久的水廠,卻有著*先進的處理工藝。
杭州五大水廠只有兩家能深度處理
錢塘江原水有三分之一水量來自新安江上游的千島湖,三分之二來自衢州、金華,由蘭江匯入,此次異味水體就是來自蘭江。而杭州一共有清泰水廠、祥符水廠、赤山埠水廠、南星水廠和九溪水廠五大水廠。除了位于城北的祥符水廠取水于東苕溪和西塘河以外,其余四家水廠的水源地均為錢塘江。
從水廠分布圖可以看出,錢塘江自上游而下共分布三大水廠,分別為九溪、赤山埠和南星水廠,而清泰水廠雖然地處杭州市區,但與南星水廠共用一個取水口。
其中,九溪水廠為城西、城中、丁橋、上泗、老余杭和下沙部分居民供水;赤山埠水廠為西湖周邊和老城區城西供水;南星水廠為老城區城南、復興路、錢江新城供水;祥符水廠為城北、三墩、康橋、半山供水;而城東和下沙部分地區的居民則使用來自清泰水廠的自來水。
而事實上,目前在五家水廠中,只有清泰水廠和南星水廠具備深度處理能力,其中清泰水廠的深度處理能力比南星水廠更加先進。
原水經過四道程序變清
要處理水,當然要先取水,王經理首先把記者帶到了貼沙河邊的集水井。集水井和貼沙河中間有一塊鐵柵欄,地下管網運來的水被集中到集水井中。“集水井和貼沙河兩邊的水平衡的,水多了就流到了貼沙河,水少了貼沙河的水就倒流回集水井了。”
記者發現,集水井中的水呈青綠色,與平時使用的清澈的自來水有很大的區別,“這是因為原水里面有各種藻類和重金屬。不要著急,后面還有很多工序,水會慢慢變清的。”王經理解釋。
集水井邊上的廠房中,五臺藍黃相間的大型提升水泵均勻排列在廠房中,其中有兩臺正“突突突”地運作著。“用提升水泵可以把水從低處運到預臭氧接觸池,臭氧可以把水里的大分子有機物打破成小分子,有很好的助凝作用。”
隨后,王經理帶記者來到了沉淀池,也就是市民常常在水廠外邊看到的長得像游泳池的大水槽,水槽中間用水泥隔成了一條條寬三四米的“泳道”。
記者看到,這時的水已經不再是青色,而是漂浮著很多類似泥沙的物質。王經理告訴記者,這些“泥沙”其實是水中的雜質在混凝劑的作用下由小變大形成的,在流動過程中會逐漸沉淀。果然,沿著沉淀池走,水中的“泥沙”逐漸變少。到**部分的沉淀池,水流入沉淀池中間齒狀凹槽,沉淀物被留在外邊。“一般工藝的水廠到這一步加氯**就結束了。”王經理說。
濾池+膜處理 深度處理成自來水
露天沉淀池的盡頭,是另一個有頂棚的池子,構造與沉淀池類似,但從上邊望下去,底部似乎有黑黑的物質,王經理向記者介紹:“這是炭砂濾池,底部是活性炭和石英砂,通過這兩者的雙層過濾,可以進一步吸附水中的有機物和微生物,過濾雜質。”
而經過濾池,就到了從江水到自來水的*后一步——膜處理系統。記者看到,所謂的膜處理系統是由一根根直徑10厘米左右的鋼管膜柱組成,168根鋼管為一組,鋼管中間有6350根頭發絲粗細的中空纖維膜絲。水從進水閥門進入膜柱,透過膜絲外壁進入膜絲內側,水中的微小顆粒則被截留在膜絲外側。*后,水從摻水閥門進入產水總管。
清泰水廠膜處理系統
王經理告訴記者,這個膜處理系統是去年12月剛投入使用的,機器全部從美國進口,光機器投入就達到了7000多萬元人民幣。“如果水質好,基本上經過這一步,出來的自來水就可以直接飲用了。”
*后,經過膜處理的水將進入清水池進行**,*后流入吸水井,通過管網輸往用戶家中。一共經過了7道工序。
此外記者了解到,不久之后,九溪水bg廠和祥符水廠也將進行深度改造,且工藝比清泰水廠更先進。祥符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工程前期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預計投入4億元,計劃于2014年開工建設,力爭2015年底投運;九溪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工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預計投入6億元,力爭2014年開工,2016年投運。到時候,使用這兩個水廠生產的自來水的居民,也將用得更加放心了。
帶著市民的疑問,近日記者參觀了杭州*老水廠——清泰水廠,這家是杭州歷史*悠久的水廠,卻有著*先進的處理工藝。
杭州五大水廠只有兩家能深度處理
錢塘江原水有三分之一水量來自新安江上游的千島湖,三分之二來自衢州、金華,由蘭江匯入,此次異味水體就是來自蘭江。而杭州一共有清泰水廠、祥符水廠、赤山埠水廠、南星水廠和九溪水廠五大水廠。除了位于城北的祥符水廠取水于東苕溪和西塘河以外,其余四家水廠的水源地均為錢塘江。
從水廠分布圖可以看出,錢塘江自上游而下共分布三大水廠,分別為九溪、赤山埠和南星水廠,而清泰水廠雖然地處杭州市區,但與南星水廠共用一個取水口。
其中,九溪水廠為城西、城中、丁橋、上泗、老余杭和下沙部分居民供水;赤山埠水廠為西湖周邊和老城區城西供水;南星水廠為老城區城南、復興路、錢江新城供水;祥符水廠為城北、三墩、康橋、半山供水;而城東和下沙部分地區的居民則使用來自清泰水廠的自來水。
而事實上,目前在五家水廠中,只有清泰水廠和南星水廠具備深度處理能力,其中清泰水廠的深度處理能力比南星水廠更加先進。
原水經過四道程序變清
要處理水,當然要先取水,王經理首先把記者帶到了貼沙河邊的集水井。集水井和貼沙河中間有一塊鐵柵欄,地下管網運來的水被集中到集水井中。“集水井和貼沙河兩邊的水平衡的,水多了就流到了貼沙河,水少了貼沙河的水就倒流回集水井了。”
記者發現,集水井中的水呈青綠色,與平時使用的清澈的自來水有很大的區別,“這是因為原水里面有各種藻類和重金屬。不要著急,后面還有很多工序,水會慢慢變清的。”王經理解釋。
集水井邊上的廠房中,五臺藍黃相間的大型提升水泵均勻排列在廠房中,其中有兩臺正“突突突”地運作著。“用提升水泵可以把水從低處運到預臭氧接觸池,臭氧可以把水里的大分子有機物打破成小分子,有很好的助凝作用。”
隨后,王經理帶記者來到了沉淀池,也就是市民常常在水廠外邊看到的長得像游泳池的大水槽,水槽中間用水泥隔成了一條條寬三四米的“泳道”。
記者看到,這時的水已經不再是青色,而是漂浮著很多類似泥沙的物質。王經理告訴記者,這些“泥沙”其實是水中的雜質在混凝劑的作用下由小變大形成的,在流動過程中會逐漸沉淀。果然,沿著沉淀池走,水中的“泥沙”逐漸變少。到**部分的沉淀池,水流入沉淀池中間齒狀凹槽,沉淀物被留在外邊。“一般工藝的水廠到這一步加氯**就結束了。”王經理說。
濾池+膜處理 深度處理成自來水
露天沉淀池的盡頭,是另一個有頂棚的池子,構造與沉淀池類似,但從上邊望下去,底部似乎有黑黑的物質,王經理向記者介紹:“這是炭砂濾池,底部是活性炭和石英砂,通過這兩者的雙層過濾,可以進一步吸附水中的有機物和微生物,過濾雜質。”
而經過濾池,就到了從江水到自來水的*后一步——膜處理系統。記者看到,所謂的膜處理系統是由一根根直徑10厘米左右的鋼管膜柱組成,168根鋼管為一組,鋼管中間有6350根頭發絲粗細的中空纖維膜絲。水從進水閥門進入膜柱,透過膜絲外壁進入膜絲內側,水中的微小顆粒則被截留在膜絲外側。*后,水從摻水閥門進入產水總管。
清泰水廠膜處理系統
王經理告訴記者,這個膜處理系統是去年12月剛投入使用的,機器全部從美國進口,光機器投入就達到了7000多萬元人民幣。“如果水質好,基本上經過這一步,出來的自來水就可以直接飲用了。”
*后,經過膜處理的水將進入清水池進行**,*后流入吸水井,通過管網輸往用戶家中。一共經過了7道工序。
此外記者了解到,不久之后,九溪水bg廠和祥符水廠也將進行深度改造,且工藝比清泰水廠更先進。祥符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工程前期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預計投入4億元,計劃于2014年開工建設,力爭2015年底投運;九溪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工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預計投入6億元,力爭2014年開工,2016年投運。到時候,使用這兩個水廠生產的自來水的居民,也將用得更加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