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南水”進京能否治本 推進節約用水量水發展
日期:2025-02-06 18:02
瀏覽次數:955
摘要:
“南水”進京能否治本 推進節約用水量水發展:“南水”進京后,水資源供需矛盾仍將制約北京可持續發展。北京水**問題的癥結是人口無序過快增長,深層次原因是功能過度集聚。只有堅定不移地推動首都人口和功能疏解、推動“城市病”治理向縱深發展,才能找到首都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平衡點。
今年汛期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全線貫通,北京人終于要喝上盼望多年的“南水”。但遠道而來的“南水”,能從根本上解決北京水資源嚴重匱乏的現實問題嗎答案當然是不能。
“南水北調工程預計年輸水10億立方米。從北京的市情、水情分析,即使南水北調江水進京后,水資源供需矛盾仍將是制約北京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推進節約用水,量水發展是必然選擇。”北京市水務局新聞發言人劉斌多次在公開場合這樣表示。
這種表態背后,是北京嚴峻的水資源現實。年均水資源量21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僅約100立方米,不足國內人均的二十分之一……北京這座因水而建、因水而興的文明古都,已經長期面臨水資源捉襟見肘的窘況。
多年來,北京為保證城市供水**絞盡腦汁。通過調水、節水、利用再生水等方式,創造了以年均21億立方米的水資源量支撐年均36億立方米用水需求的“奇跡”。“奇跡”背后,是沉重的資源和環境代價。與1998年相比,北京平原區地下水水位下降12.8米,地下水儲量超采65億立方米。
即便如此,在北京日益放大的城市規模和飛速增加的人口面前,這些努力只是杯水車薪。與2000年相比,北京地區生產總值增長近6倍;常住人口增加了751.2萬,相當于一個特大型城市的人口規模。
據北京市社科院測算,每增加100萬人需要100平方公里土地,超過東、西城區面積的總和;需要新增住房建筑面積2200萬平方米;公交出行日增加110萬人次,相當于2010年六環路內公交出行總量的10%;年用水量增加1.2億立方米,占用南水北調中線調水工程年調水量的10%……北京建設、治理的速度永遠追不上人口增長速度。
不久前,**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要求北京各區縣、各部門深刻理解和把握水**、生態**對北京發展的極端重要性,認真落實北京城市戰略定位,疏解和調整非首都核心功能,控制人口規幕深刻理解和把握北京水安**臨的嚴峻形勢,盡快拿出治理方案,確保取得實效;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戰略思想,實現治水管水思路的戰略性轉變;深刻理解和把握保障國家水**重大問題的要求,切實解決好北京水**的突出問題。
北京已經認識到,必須拿出更大的擔當精神,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絕不把難題留給后人。
如今的北京,已建立了相對完備的從源頭到龍頭的供水水質監控體系,制定了水質**應急保障預案,保障市民喝上**水、放心水。不久的將來,北京將在城市居民用水實施階梯水價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非居民用水和農村用水管理,推進農村生活用水計量收費,保證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
文章來源:中國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