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3000余村莊實現生活污水集中處理
蘇州3000余村莊實現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從蘇州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農水辦)了解到,今年5月該辦聯合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等聯合編制的《蘇州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規范〉、〈技術規范〉、〈運行規范〉(征求意見稿)》即將迎來專家評審,意味著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蘇州經驗”再次引起關注。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生態環境是我省**小康建設的突出短板,必須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我們必須下定決心提升蘇州水生態環境質量,尤其是要盡快突破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這個瓶頸,助推蘇州高水平**建成小康社會。”蘇州市農水辦主任、水利局局長王國榮介紹,蘇州自去年初就啟動實施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投入百億元為全市5000個重點村、特色村的30萬戶農戶的生活污水“接管”。
“一龍治水”攻克水環境“瓶頸”
記者在蘇州農水辦指揮室的墻上看到,八張彩色年度任務分布圖格外醒目。蘇州市農水辦副主任、水利局副調研員貢瑞金清楚記得,2014年底,蘇州召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動員大會,成立由一把手市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水利、農辦、住建、規劃、環保、農委、水務集團7部門聯手抽調出精干力量集中辦公?!啊琵埞芩恢笔抢_農村污水治理的難題,實踐證明這樣‘一龍治水’的頂層設計,對破解管理責任不清、重復規劃等問題非常有效。”
“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運行”的治理模式簡化了實施程序,項目周期也得以縮短。貢瑞金介紹,三年行動計劃每年完成1000個自然村、10萬農戶的治理任務。2015年,蘇州共完成1532個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受益農戶約11萬戶。今年已完成了1523個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到月底數量還將有所增加,預計又有望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農村污水治理關鍵看質量”
走進位于吳中區金庭柯家村口的農家樂,老板娘凌春燕熱情地打開院子地上一個井蓋,油膩膩的餐廚生活污水正在進行初步沉淀,過濾后會經過新修的管網直接流入不遠處的人工濕地進行再處理?!耙郧按迳霞壹覒魬舻奈鬯际侵苯优诺叫『訙希糜趾谟殖簦缃袢拷庸芴幚?,村里的小河道清澈了不少?!?/span>
在蘇州,像凌春燕這樣對村里生活污水處理發生的新變化贊不絕口的越來越多。“作為涉及到千家萬戶‘地下工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關鍵看質量,這樣老百姓才會有好的使用體驗?!碧K州市水利局副局長尹培強介紹,因地制宜是蘇州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特色經驗之一,根據“能集中則集中、宜分散則分散”原則,蘇州在區位條件允許的村莊采用納入城鎮污水管網處理方式,不能接管進廠處理的村莊則根據村莊形態和規模,分類選用相對集中、村組處理和分戶處理3種分散處理模式。
為了將蘇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納入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軌道,除了即將評審的“三規范”,蘇州先后出臺《蘇州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考核方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指南》等文件。農水辦還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質量,規范驗收移交程序的通知》,要求每周定期對各地開展情況實施督查,建立定向通報制度。
模式**讓治理走向常態化
走進相城區陽澄湖鎮澄陽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監控室,只見大屏幕上的數據不斷滾動更新。通過這套自動化系統,區內已建成各泵站處理污水的實時指標數據一目了然,一旦哪里超標,字體顏色就會變為紅色提示異常。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分建七分管”,信息化手段成為蘇州實現長效運營管理的重中之重,通過建立實時監控系統,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從現場管理直接推進到了遠程移動管理階段。此外,蘇州各地紛紛**思路,探索了符合自身實際的運維模式,吳江區建立了以各鄉鎮為建設實施主體,市政公用集團統一運維的模式;吳中區、太倉市、昆山市確立了由水務集團統一運營的模式,提高了設施的運行維護水平;昆山市、吳中區等地為了使已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并發揮*大效益,對2015年前完成的獨立處理設施進行“回頭看”工作,對各鎮的設施進行詳細調查,并逐一制定了改造方案,分批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