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汛期重點:防洪澇臺風暴雨以及高溫
2016年上海汛期重點:防洪澇臺風暴雨以及高溫:上海市氣象局在昨天召開2016年防汛工作會議上公布《2016年本市汛期氣候趨勢預測及影響分析》。《分析》顯示,本市今年汛期(6-9月)將呈現“降水總量偏多且梅汛期降水極端性強、影響臺風個數偏少但強度偏強、盛夏高溫日數多、強對流天氣偏多”的特點,氣候狀況總體偏差,氣象災害偏重。
今年總雨量較常年偏多
今年汛期,預計汛期總雨量650-750毫米,較常年(684.5毫米)偏多。盛夏突發性局地暴雨、雷雨大風、雷電等強對流天氣出現的頻數偏多。入梅正常略偏晚(常年6月17日),出梅偏晚(常年7月10日),梅雨期偏長。梅雨量230-330毫米,較常年(243.1毫米)明顯偏多,出現流域性大范圍強降水的可能性較大。預計汛期平均氣溫27-28℃,高溫日數14-21天,較常年15天偏多,較去年12天明顯偏多;37℃以上的酷暑日數為4-7天,較常年(4天)偏多,較近10年平均(9天)偏少,極端高溫在39-40℃左右。預計今年臺風登陸我國的區域主要位于華南和東南沿海地區,影響本市的臺風1-2個,臺風強度偏強。
市氣象局建議,重點防范流域性洪澇災害,防范突發性強對流天氣,防范臺風暴雨大風影響,以及防范持續性高溫熱浪。
今年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會議透露,今年防汛基礎設施的防御能力有所提升,但設施現狀與國家提出的新標準、城市發展的新需求相比還有不小差距。特別是目前本市一線海塘還有135公里未達標;黃浦江防汛墻因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等影響已較設防標準有所降低,遇到類似"菲特"臺風期間出現的超標準洪水,上游大部分岸段將可能出現漫溢越頂;西部地區泄洪能力尚未明顯改觀,郊區除澇能力普遍不足;本市已建排水設施防御標準距離國家提出的新標準有一定差距,且目前中心城區(外環線內)還有20多個排水系統尚未建成。
今年北橫通道、軌道交通、越江通道、排水系統等一批重大工程將跨汛施工。特別是北橫通道工程將在蘇州河(長壽路橋)下游側縮窄46%的河道斷面,將會對今年的**度汛帶來較大影響。同時,今年汛期迪士尼正式開園,屆時正值臺風暴雨的高發期,相關防汛應急搶險、人員疏散轉移等預案尚未接受實戰的檢驗。此外,海上防臺風管理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全市尚有79座下立交還存在一定的防汛隱患;另有120個居民小區暴雨積水問題尚未徹底解決;金山、松江、青浦、崇明等郊區縣還有50余萬畝農田極易受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