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四年全球海水淡化和水處理市場總額或超460億美元
未來四年全球海水淡化和水處理市場總額或超460億美元:近日,研究公司Bluefield對全球44個國家的1800多個PPP模式(公私合營模式)水利項目進行了調查分析,并出具了一份調查報告。該報告預計,2016年到2020年全球公私合營模式的水利項目規模將比目前增加三倍左右。
上述報告顯示,全球擬建的水利項目可使未來幾年全球水處理總容量平均每年增加600萬m3/天,而該數字幾乎相當于2010到2015年增加的總和。
Bluefield研究機構表示,按照其研究結果,2016年到2020年全球水市場方面的投資總額將超過580億美元,其中80%(約464億美元)將用于新的海水淡化和污水處理項目。
該公司表示,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下滑、水關稅較低、地下水透支和處理未達標廢水肆意排放嚴重等多方面原因促使各國政府開始在水處理市場尋找和嘗試與私營企業合作的機會。
報告預測,綜合考慮PPP模式已經得到確認并持續保持增長的水處理市場(如中國、巴西)、從停滯開始走向復蘇的水處理市場(如印尼、菲律賓、墨西哥和埃及等)以及正在開放或即將開放的新的水處理市場(如波斯灣國家、越南、秘魯和美國等),未來5年全球采用PPP模式開發的水利項目將顯著增加。
Bluefield公司**分析師PhuongPham表示:“尤其是在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政府機構很難將財務能力和運行經驗進行很好地整合,但是私營企業可以。政府需要做的是通過新的PPP法規來為私營投資者減少風險并使欲招標的項目標的更具吸引力,*終達到長期保留和控制資產的目的。”
目前,越來越多的私營和半私營企業積極響應以PPP模式開發的水利項目。
Bluefield公司表示,根據他們對全球50大水利企業的戰略投資組合進行分析發現,隨著一批新玩家的加入,PPP水利項目市場正在面臨新一輪**。
目前,全球PPP水利項目市場的龍頭企業應為國際性大型綜合企業法國威立雅和蘇伊士集團,近年來上述兩家公司一直保持著全球**地位,每家的水利項目處理量都在1900萬m3/天以上。緊隨其后的是一些半私營的本地公用事業單位(如SABESP、COPASA等),還有快速發展的中國企業(北控水務、光大國際等),以及一些新興的公用事業特許經營公司(如ManilaWater和AEGEA等)和綜合型水務企業(如Aqualia)。
Bluefield研究公司副總裁KeithHays表示:“由于近期全球經濟形勢不夠景氣,再加上大型水利項目的資本密集型屬性,許多企業在有機會參與PPP水利項目的時候選擇了猶豫或者放棄,許多企業選擇在追求風險*小化的同時重新評估自身在整體產業鏈中的地位。市場重新**之后留下的將是在面對宏觀經濟不確定性長期持續時戰略清晰的玩家,他們在面臨新的機遇時可以更好地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