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2020年國內酸雨分布狀況
日期:2025-02-05 19:08
瀏覽次數:4825
摘要:
2020年國內酸雨分布狀況: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為的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質所造成的。
酸雨為酸性沉降中的濕沉降,酸性沉降可分為「濕沉降」與「干沉降」兩大類,前者指的是所有氣狀污染物或粒狀污染物,隨著雨 、 雪 、 霧或雹等降水形態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則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從空中降下來的落塵所帶的酸性物質而言。
465個監測降水的城市(區、縣)中,酸雨頻率平均為10.3%,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降水pH年均值范圍為4.39~8.43。其中,酸雨(降水pH年均值低...
2020年國內酸雨分布狀況: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為的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質所造成的。
酸雨為酸性沉降中的濕沉降,酸性沉降可分為「濕沉降」與「干沉降」兩大類,前者指的是所有氣狀污染物或粒狀污染物,隨著雨 、 雪 、 霧或雹等降水形態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則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從空中降下來的落塵所帶的酸性物質而言。
465個監測降水的城市(區、縣)中,酸雨頻率平均為10.3%,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降水pH年均值范圍為4.39~8.43。其中,酸雨(降水pH年均值低于5.6)城市比例為15.7%,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較重酸雨(降水pH年均值低于5.0)城市比例為2.8%,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重酸雨(降水pH年均值低于4.5)城市比例為0.2%,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酸雨類型總體仍為硫酸型。
出現酸雨的區域面積約為46.6萬平方千米,占國土面積的4.8%,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云貴高原以東地區,包括浙江、上海的大部分地區、福建北部、江西中部、湖南中東部、廣東中部、廣西南部和重慶南部。